
疫情过去很久了!曾经的疫情封控在岁月的侵蚀下,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存在。
疫情的时候,以及刚放开的时候,形势不好,工作难找,可以让病毒背锅。
但是今天,已经进入2024年了,恐怕没有办法再往病毒身上扯了吧!
而现实又是什么样子呢?
今天看到一个帖子,更多的人不是被震惊,而是深有同感。
此贴问道,就业形势那么严峻了吗?
问出这个问题,缘于贴主接触到一位应聘者,27岁,6年工作经验,应聘一个很普通的岗位,居然接受不到4000的工资,而他上一份工作到手就有5000+。
所以,其疑问,怎么能接受4k的工资?就业形势更严峻了吗?社会经验不多的应届生岂不是更难找到工作了。
此贴一出,引起诸多网友共鸣。
有辽宁网友自爆,我从10000掉到5000,你自己想想还有什么好工作?他挣10000的时候是在南京苏宁,后来跳槽回到辽宁,就一直是这个行情。
当然,这其中有区域的差别。
还有广东女网友透露,她对象之前在建筑行业1.5万,现在5、6千都难找。
不只是他们,还有更多的网友有这个经历和感受。
就大形势而言,有来自广东中山的网友透露,他所在的工厂在巅峰时期有8000多国内雇员,现在只有不到2000人。即便是这样,从今年起,还要每个季度缩减20%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主要产品转到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生产了。
这就是传说中的国际产业转移吧!当初中国的大发展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,现在面临的形势也与国际产业转移脱不了关系。
正是受此影响,有网友自爆,985毕业,想在苏州找个5000的工作都一直找不到。
还有来自安徽芜湖的网友,拥有10多年的经验,有学历和证书加持,结果找一个月下来,都没结果。
工作10多年,再找工作,肯定受到了35岁门槛牵绊了,要想再找一份理想的工作,又谈何容易。
有些重新找到工作的,爆料出自己的状况,又何尝不是让人大跌眼镜。
有广西柳州网友表示,之前年薪30万,现在年薪6万。还有网友之前拿20个还轻松,现在拿10个反而更累了。
对此,有看热闹的人发出疑问,这些人真傻,怎么不去考公务员或者央企、国企呢?工作待遇好福利好,还不用干活。
用不用干活,两说,但是要进这些体制内单位还真的不容易,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的,除非像周公子那样,家族里有那么强大的资源和人脉。
对此,大家又怎么看呢?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。
